×

汽车芯片供应紧张什么时候可以缓解?

admin admin 发表于2021-11-22 15:59:27 浏览591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2021年初,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背景下,车企们都牟足了劲,准备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大干一场。没成想,一直默默无闻的汽车芯片却成了木桶的短板。缺芯本质上是对汽车产业链的一场极限压力测试,大众、福特、戴姆勒、丰田等20多家主流车企受到了缺芯的影响,停产或者减产成为常态。现在很多订购新能源车的,都要登上4-6个月才能提车,让人心焦!那么芯片荒什么时候可以缓解呢?


汽车芯片是汽车的大脑,无“芯”寸步难行。时间过去了快一年,貌似缺芯的现象,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。向外看,美国今年10月汽车销量将下滑到110万辆左右,比2020年同期下降17.2%,比2019年同期下降19%。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为了拿出闪亮的销售成绩单,敢为天下先,率先向行业推出了缺少毫米波雷达的交付方案。


缺芯的问题目前只是得到了一定的缓解,但并没有根治。据业内人士观察和相关研究报告,汽车芯片的供应,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恢复正常。投资永远是在投资未来,找准时机,积极筑底,或许才能在下一波风口搭上顺风车。


一.汽车芯片的格局如何?

汽车芯片属于汽车半导体的一种。而汽车芯片种类繁多,大致可分为计算芯片和储存芯片。在今年这波缺芯浪潮中,最缺的货,是计算芯片中的MCU芯片。所以本文所讨论的汽车芯片,主要是MCU芯片。

图片:汽车半导体产业分类

MCU芯片,是汽车的微控制单元,可以理解为控制汽车各个部分的中枢神经,用以承载并实现不同的功能。比如不同的MCU分别控制空调、雨刷等。一辆传统汽车平均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,每辆智能汽车有望采用超过300颗MCU,是传统汽车的4倍还多。

虽然MCU的作用不言而喻,但是不得不承认,MCU在汽车半导体中的价值占比在逐渐缩小。在传统燃油汽车中,MCU价值量占比最高(23%)。而在纯电动汽车中,MCU占比位居功率器件之后,仅占11%。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普及,算力更强、性能更优的SoC芯片相信会成为自动驾驶竞赛的制高点,对传统MCU芯片的冲击力不小。

图片来源:Strategy Analytics

谈到竞争格局,2020年全球汽车MCU市场规模约70亿美元,未来增长空间不大。根据DIGITIMES预测,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只有2%左右。因为汽车芯片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,全球市场基本由起步较早的海外厂商垄断。海外前五大厂商瑞萨电子、恩智浦、英飞凌、德州仪器、意法半导体的市占率达超过50%,市场高度集中。

如果说芯片的设计环节还有十多家国外厂商,那么70%芯片的代工则主要由台积电(TSM)来完成。但汽车芯片对台积电每年的芯片代工收入来说,真的是九牛一毛(仅占比3%)。不光营收少,代工的利润还低,钱都被上游的芯片设计商拿走了。

高度垄断还没完,芯片厂商还和整车厂深度绑定,互相取暖。而且车载的MCU芯片在工作温度、寿命、良率、认证标准等指标要求极为严苛,毕竟芯片失灵就有可能危及人的生命。所以,在这么一个市场集中+上下游绑定+技术门槛极高的市场中,新玩家想吃一块蛋糕,并没有那么容易。

图片来源:IHS Markit

即便如此,为了不被海外军团卡了脖子,在政策的持续加码下,国内的厂商们也必须要硬着头皮上。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实现中低端车规级MCU产品的量产,包括比亚迪(002594)、杰发科技、赛腾微电子、上海芯旺微电子等,国产化率不足5%

汽车芯片国产化,看来还有漫漫长路要走。

二.缺芯浪潮的幕后推手是谁?

当雪崩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今年的缺芯,从芯片的交货周期就可以窥见一斑。据彭博社报道,相较年初,10月的平均芯片交货期已经接近22周,但是相较于9月交货期增速已经放缓(仅增加了一天)。

所以,今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200万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,相当于近十年以来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%。

图片:芯片的交货时间

那么,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一芯难求的现象呢?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:

1.意外事故引发蝴蝶效应。去年年底,日本的AKM 晶圆厂失火。今年2月,美国暴风雪导致大规模停电,三星、英飞凌生产受阻。今年3月,意法半导体因疫情原因将法国两座工厂减产了50%。今年8月,马来西亚疫情复发,芯片生产陷入停滞(当地封测产能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13%)。

2.消费电子跨界抢蛋糕。在疫情爆发后,宅经济一下子火了起来,远程办公、上课等方式导致电脑、摄像头等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增加。2020 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.24亿台,同比增长30%。同时,以上产品都是中高端芯片的需求大户,这直接造成汽车芯片产能被挤占。

3.代工厂扩产不积极。刚才说了,汽车芯片集中在20~45nm成熟制程,规格主要是 8 英寸晶圆,对于目前的12英寸晶圆已经是过去式,而且代工厂在汽车芯片上并不算赚钱,投入产出比低。在无利可图且看不清未来的供需关系时,代工厂凭啥给车企斥巨资扩产?

三.芯片供应,何时才能恢复正常?

芯片的短缺,也让不少投机分子看到了商机。哄抬价格、囤积芯片,芯片流入黑市几度让市场出现扭曲发展。国家也看见了这种不良现象,重要部门加强了对行业和市场监测力度,帮助芯片制造企业提高产能供给能力,有形的手也在积极助推市场回归理性。

除了上文提到的芯片交货周期增速放缓、监管力度的增强,从各整车厂玩家的表态中,也能窥见芯片供应的缓解:

  • 通用汽车发言人称,11月1日当周,是2月以来通用北美组装工厂首次没有因芯片短缺而停工。

  • 11月13日,跨国巨头车企丰田宣称准备在12月提升5%(去年同期为76万辆)的产能,并准备在明年第一季度前追平原定900万辆的年度产能。

  • 中汽协表示,汽车芯片的供应有望在2022上半年恢复正常。

      同时,据业内人士分析,汽车MCU芯片的短缺预计将在2022年得以缓解。

金玉良言

访客